战斗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广东“十朵金花”

她们医病更“医心”

共有65位读者访问过此文发文部门:15vip太阳集团官网发布时间:2020-02-13 03:10:19发布人:主站复审

    “十朵金花”趁着休息时合影。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徐昊 摄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卞德龙

    “爹爹,还好吗?哪里不舒服?”2月11日凌晨,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综合楼6楼病区,听到患者的呼唤,黄燕几步小跑奔上前,轻声问道。支援武汉已近半月,黄燕学会了几句武汉话,用来称呼年长者的“爹爹”“婆婆”使用率最高。

    黄燕是广东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队员,包括她在内,共有10名广东护士战斗在金银潭医院,其中7人是“90后”,最小的年仅23岁。

    年轻人面对大战役,战斗力丝毫不差。这“十朵金花”不仅协助诊疗,照顾患者饮食起居,更想方设法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振康复信心。

    医病▶▷

    每个姑娘都是“全能战士”

    雾化治疗、协助吸氧、口腔护理、打针、咽拭子采样……隔离病房的护士有一份长长的“任务清单”,这还不包括送餐、病区清洁等常规诊疗之外的任务。

    黄燕出生于1990年,来自高州市人民医院。据她介绍,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护士们每个班次工作时长达6—7小时,期间无法进食、饮水,连上厕所也十分不便。由于工作量大,下班脱下防护服时,里面的衣服常常是湿透的。

    更大的挑战来自一些高风险的操作。

    在传染性疾病诊疗中,不少动作容易增加医护人员感染风险,咽拭子采样便是其中之一。“棉签深入喉部取样时,患者会出现咳嗽、干呕等反应,产生大量飞沫。即便如此,我们也会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操作,保证样本质量。”1995年出生的温玉枝来自揭阳普宁市人民医院,她很清楚,这样既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减少‘假阴性’的比例,也能更好保护医护人员”。

    在隔离病房,姑娘们还要做语言的“专家”:既要听得懂武汉话,也要看得懂肢体语言。

    温玉枝说,不少年长患者只会讲方言,再加上语速偏快,要听懂并不容易。为此,她们“恶补”武汉话,爹爹、婆婆、么司(什么)、过早(吃早餐)……不足半个月,每个人都懂得几句简单用语,这也在无形中拉近了医患距离。

    看得懂肢体语言,更是基本功。“患者指指嘴巴,可能是要喝水;揉揉肚子,可能是腹部疼痛。”来自茂名高州市人民医院的黄钧钰说,有的患者吸氧时不便讲话,只有看懂肢体语言,才能更好为他们服务。

    广东医疗队金银潭医院护理组组长、普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护师黄妙珊为自己所带领的这些年轻护士感到骄傲:“在这场看不到敌人的战斗中,她们每个人都是‘全能战士’。”

    医心▶▷

    擅长提振患者的信心

    “我现在非常喜欢待在病房的感觉,一有空就钻进去和患者聊家常。”来自高州市人民医院的护士张宁天性乐观,也深受患者的喜爱。

    一名52岁的患者在疫情中失去丈夫,自己也感染住院,情绪非常低落。张宁常与她聊天,观察她的反应,帮她从阴影中走出来。12日,张宁轮休一天后再到病房上班,这位阿姨十分高兴:“我都念叨你一天了!”

    金银潭医院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多,其中老年人占比高。对他们来说,提振战胜病魔的信心是关键,而这恰是广东“十朵金花”的专业特长。

    “我们分别来自高州市人民医院、普宁市人民医院的神经内科,科室收治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并且与心理学科有交叉。”广东医疗队金银潭医院护理组副组长、高州市人民医院护师曹信珍说。

    来自普宁的方瑜出生于1997年,是年龄最小的队员,却已有4年多的工作经历。她记得,一名新入院的患者原本病情并不重,但一时间头痛、失眠、浑身不适,各种症状都“找上门来”。方瑜清楚,这是过度焦虑的结果。“你要相信自己的身体,不要看太多网上的疫情信息。”方瑜推荐他看喜剧减压,果然,患者的情绪很快稳定下来。

    “焦虑普遍存在,面对新冠肺炎,医心与治病同样重要。”李振瑶说。

    “我们今天出院了,感谢广东茂名医疗团队来武汉帮助我们。”2月5日,两名患者出院前特地录制一段视频,发给张宁。

    正是这样的惊喜与感动,以及每一位康复患者带给她们的成就感,激励着来自广东的“十朵金花”在武汉继续战斗。


来源:南方日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