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英歌(潮阳英歌)是汉族民间广场情绪舞蹈,是傩文化的沿革、变化,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与秧歌而逐渐演化成英歌舞。舞蹈独特的表现形式融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尽显阳刚之美、稳健之美、粗旷之美。英歌(潮阳英歌)在流传、转化中形成了不同的英歌流派和风格。按舞蹈节奏的板式划分,大致是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三种。快板英歌又分为南山文派和南山武派以及对打套式。英歌(潮阳英歌)在海内外潮人中,特别是海外华侨中有强烈的影响力和民族认同感。1996年潮阳被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英歌舞)”。2006年,英歌(潮阳英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二、英歌(潮阳英歌)起源的七种假说
(1)祭孔仪式说——今潮阳棉城慢板英歌与《潮阳县志·舞制篇》所载的祭孔舞队相似
(2)戏曲说——相传源于外江戏《梁山泊攻打大名府》剧目
(3)练武习艺说——相传源于农民为反抗欺压而练武习艺
(4)外省传入说——相传英歌舞是随着移民南迁从山东鼓子秧歌、 柳林秧歌脱胎而来
(5)游神赛会演变说——因英歌舞主要在潮汕城乡举办游神赛会时表演而有此猜测
(6)祈雨说——相传源于民间扮水浒人物求“及时雨”
(7)傩舞说——据汕头大学隗芾教授等学者研究,英歌舞可能由驱邪逐疫的古代傩舞演变而来
三、英歌(潮阳英歌)的沿袭和发展
英歌,又称“鹰歌”、“鹦哥”、“唱英歌”或“秧歌”,是一种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表演气势豪壮,气氛浓烈,流传于广东、福建等地,由男子表演,有歌颂英雄的含义。相传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来源多解释为当地民众尚武习俗的变体或搬演《水浒传》故事。英歌一般在逢年过节期间演出,舞者多为双数,少则12人,多至108人,每人手执一对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和吆喝,挥动双棒交错翻转叩击,边走边舞;演出分为“前棚”和“后棚”两段,前棚为锣鼓乐演奏和英歌舞;后棚为各具特色的小戏和拿手节目。英歌舞的基本动作是舞棒,舞时每人各执两根圆形短木棒(直径10厘米,长20厘米),双脚成骑马蹲裆步,提腿向横跃动,双手随锣鼓节奏上下左右对击木棒,头和身体随之自然晃动。英歌节奏有慢板、中板、快板三类;有时套路多达20套,有“洗街”“拜年”“布年”“背槌”“过胯”“抱槌勾脚”等。英歌舞具有鲜明的阳刚英武之气,舞至高潮,呐喊与螺号声响彻四方,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英歌(潮阳英歌)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极具阳刚之气。它在实践中形成一些不同的流派风格,按舞蹈节奏的板式划分,大致可分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三种。
慢板英歌节奏较慢,所用舞棒比其他流派长,其基本舞法是三下槌或四下槌构成一组动作,慢中见势,势中显气,凝重古朴而又舒展优美。此外,还有“醉槌”英歌,舞时舞者形似醉汉,别具神韵。慢板英歌主要流传于文光、棉北、城南一带。
中板英歌节奏较之慢板英歌略快,基本舞法有打五棒、七棒(英歌舞)构成一组动作的,也有打八棒、十棒、十一棒、十三棒构成一组动作的。其锣鼓点与慢板英歌有明显的不同,前者鼓点中间有停顿和拉长,后者则是连续敲点。中板英歌主要也流传于文光、棉北、城南一带,其特点是于稳健中见潇洒,古朴中现圆活。
快板英歌的节奏快,鼓点紧,并随着队伍的阵势开合而多生变化,所用的英歌槌较短,运槌灵便。快板英歌一般分为对打套式、南山文派和南山武派三类。
至今英歌(潮阳英歌)仍在广泛流传和不断发展,主要传承人有洪飞鹰、郭耀扬、陈汉隆、姚欣塔、杨卫、周修兴、陈坤利、林阿饱等。英歌(潮阳英歌)分布面广,辐射力强,几乎每个镇(街道)都有英歌队,有些镇甚至同时拥有几支不同风格或不同年龄结构的英歌队伍。
编辑:李沫彦、方嘉鑫
参考资料:
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https://www.ihchina.cn/)
2. 汕头市文化馆官方网站(https://www.gdstwhg.com/)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模式与路径——以潮汕地区英歌为例》,柳剑文、柳剑能,2014年